在大豆生產中,品種對產量的影響至關重要,好的品種直接決定大豆的產量和品質。黑龍江飛龍種業有限公司自2007年開展科研育種工作,已有14年時間。期間一直以高產、穩產、優質、多抗作為大豆育種目標。因雜交育種更具有目標和方向性,故以雜交育種作為主要的育種方式之一。
雜交圃
雜交育種是把不同品種間的優良性狀綜合在一個新品種中,人為的創造變異。飛龍種業科研人員根據育種目標,選擇當地主栽的兩個大豆品種進行受體親本和供體親本雜交育種,再經過世代的選擇、鑒定等一系列試驗,篩選出超親、優質、多抗、能夠適應當地環境的高產新品種,最后進行審定和大面積推廣。一個流程下來需要十二年的時間,期間不僅有著春種秋收,還有著冬種春收,科研工作的繁瑣和艱辛是可想而知的。
雜交組合配制
第一年,在北方配雜交組合F0代,同年冬季到海南繁殖加代,單株收取獲得F1代;
海南大豆科研基地
第二年,在北方種植F2代,因F2種植的群體大,且F2是分離最旺盛的世代,在北方種植可根據生育期、株高、主莖節數、結莢習性、百粒重、抗病性等主要性狀進行選擇。
同年冬季在海南繁殖加代,收獲得F3代。
專家指導田間管理
海南科研基地(F2選種圃)
第三年,在北方種植F4世代,在F4的材料中根據育種目標選擇優良單株;
F4選種圃
專家指導提單株
第四年,在北方種植F5世代家系株行;
第五年,從家系株行中選擇整齊穩定的組合,種植鑒定圃,對產量、熟期、品質等進行鑒定;
鑒定圃
第六年,種植品比圃,對產量、品質、熟期和適應性進行鑒定;
品比圃
第七年,進行省品比試驗1年;
第八年和九年,進行區域試驗2年;
第十年,進行生產試驗1年。
第十一年,符合標準的大豆新品種才能審定通過。
第十二年,進行大面積的推廣。
綏農29大豆測產現場
今年飛龍種業科研雜交圃面積1畝,雜交組合100個。三月初將雜交圃所需的種子根據育種計劃進行分包,篩選具有良好品質的種子,將病粒、蟲蛀粒、小粒、秕粒和破瓣粒揀出,保證出芽率。
四月末開始雜交圃的小區區劃,插標簽,分發種子,人工播種等工作。由于科研育種要求更加嚴格精細,因此采用人工擺種的方式進行播種??蒲腥藛T使用鎬頭開溝,人工擺種后覆土鎮壓,此項工作已于5月16日完成。
小區區劃
插標簽
分發種子
人工擺種
飛龍種業將一如既往的堅持大豆科研育種。通過定向科研,定向育種,定向推廣,有針對性的研發優質、多抗、適應市場形勢的高產新品種,提高農民收益,帶動地方經濟,推動大豆產業良性發展。